再叹峥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读书网网www.abcidc.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字经》上有云:人之初,性本善。刘聪在刚出生时喜欢的是吃奶,并不是杀人。年幼时聪明好学,通晓经史百家,而且颇善为文,习书法,擅草书、隶书,更熟读《孙吴兵法》,连他身边的博士都为之惊异。此外,刘聪亦武艺精湛,能开三百斤弓,勇猛矫捷,冠绝一时。按理说,这样一个文武全才本不应该成为暴君,匈奴汉国在他的手上也并非所托非人。

他的杀戮的性格是在多年军旅生涯中养成的,常年领军在外,时不时就要上战场砍人。在不砍人就要被人砍的恶劣环境中,刘聪嗜杀的习性迅速养成。后来,在刘聪看来,杀人这件事,并不比杀一只羊更能让他兴奋。

来路不正的皇位更让刘聪把杀戮当成了一种震慑天下的手段。

既然这样,那就杀吧!

首先遭殃的是被抓住的那些西晋贵族,应该算是民族仇恨。话说晋帝国强大那会儿,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就如同今天的美国和伊拉克。要打哪打哪,想打哪打哪!可没少挨欺负。长期的民族压迫造成难以磨灭的民族仇恨,老皇帝刘渊曾经深刻感受过,后来就把他在洛阳城里受欺负的陈年旧事告诉了儿子刘聪,刘聪就记下了,并且准备将这事告诉刘粲……,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仇恨很难化解。从来不需要被想起,但永远都不会忘记。除非,有一方彻底完全的消灭掉另一方。

当刘聪的大军攻占了洛阳,消灭了西晋之后,西晋贵族们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什么名士风度、贵族气质,在快马弯刀面前全都尿了裤子。

如果说,玩弄并杀死两位西晋皇帝还可以算得上是政治策略的话,那么,对待西晋贵族们的手段只能算是残暴性情的无限宣泄了。

没什么好说的,通常就是见到就杀,手起刀落,人头滚滚。司马氏虽然多有阴谋,也算是艰苦创业得的天下,福泽不过三代,就迎来了几近灭顶的灾难。所有被俘的西晋贵族和高级官员几乎被刘聪杀尽。

事实上完全没有必要,但留着总要浪费口粮的,刘聪大手一挥,都杀了吧,肥地!

没杀光,至少刘聪自己认为是这样。那些曾经带给他父辈以耻辱的西晋贵族们一定没杀干净,一定还有好多藏了起来。屠刀一旦举起,就不会那么轻易放下,刘聪打算把这事干到底。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刘聪下了这样一道命令:整理所有西晋贵族家谱,上到汉桓、灵二帝时期,下到310年。然后按照家谱查人,只要发现还有没被杀掉的,立即捉来处死。

这就把杀西晋贵族的问题扩大化了,在那个时代,没有照片、电子信息之类的东西,最多也就是记个名字画个脸谱。四像四不像的,满世界找去吧!

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谁是呢?

这就牵扯到执行人员的素质问题了,很可惜,干这种差事的都是大头兵,没什么素质可言。在执行皇帝这项命令的时候,原则基本上就是:说你是你就是,说你不是你就不是。那么,到底是不是呢?那就要看拎着鬼头刀的大兵们的心情了。

杀错了人怎么办?没关系,擦干净刀上的血迹,重新捡起那副四不像的画图,大兵们就可以继续执行公务了。

整个事件,就此泛滥,由单纯诛杀西晋贵族的行动变成了对汉族平民的大清剿。不过刘聪为了显示自己作为皇帝的仁爱之心,曾特别关照那些家中有傻子或是伤残人士的家庭免于清剿。天子一言,自然重若九鼎。一夜之间,整个匈奴汉国的汉人不是傻子就是伤残人士(大多数自残)。

原来“杀胡令”并不是首创,可为什么后世的我们只是议论“杀胡令”的血腥,却极少有人谴责刘聪罪大恶极的对汉民族的清剿?

行动结束后,刘聪还专门去视察他这一“伟大”政令的执行效果。很震撼,清剿过后,全国所有汉族男性劳动力(士兵、乞丐、艺人、官员等人全都算上了)才一千人左右。

可以想象这次清剿的恶果。其实就是一次对匈奴汉国占领区内汉民族灭绝种族的屠杀。数以十万计的汉族百姓被当做牲口一样杀掉,甚至还不如牲口。

国破家亡,任异族的铁骑肆意践踏,我们的祖先遭受过的苦难,我们无法想象。

刘聪还没有混蛋透顶,渺无人烟的景象让他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又开始鼓励少数民族女人和汉族男人通婚,繁衍当地的汉族血统。除去杀戮,这也算是民族融合积极的一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中原汉人才恢复元气,汉族人口才又多了起来。

汉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五千年的文明从未断绝,并不是因为武力的持续强大,而是因为包容,不停的吸收融合外来民族的新鲜血液,为疲弱的自己注入新的力量,重新年轻,生机勃勃,进而强大。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汉,是一种文化认同,而不是单纯的血源关系。

长期的民族融合,让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少数民族的血统,并不纯粹。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次“清剿”行动中,真正被清剿的西晋贵族不到七十人,西晋较小官员不到五百人,其他的堆积如山的尸骸,都是平民。

这是匈奴汉国衰弱的起点,大规模地清洗对匈奴汉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力大不如前。

在那个时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工其实是很明确的,汉族人负责种地,交租税;少数民族负责打仗,抢东西。也算是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

刘聪的命令,相当于把自己国家的纳税人杀完了。

在匈奴汉国灭掉西晋后的一段时间里,其国家威望提高了许多,颇有些不可一世。许多匈奴汉国周围的部落小国纷纷提出愿与汉国结盟,而匈奴汉国也可随时调用它们的军队,让它们帮自己做事。但当匈奴汉国的国力逐渐衰弱时,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它们的被控制程度和匈奴汉国的国力成正比。

该怎么评价刘聪的清剿行动呢?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满身的肌肉很碍眼,用刀削几块下来减减肥。但是,刘聪就是这么干的。

刘聪杀了刘和,那是他的哥哥,更是他的君主,弑君篡位!虽然是被动反击,但谁又能排除军权在握的他之前对皇位没有觊觎?蓄谋已久,才会反应迅速!刘聪还杀了皇太弟刘乂,本来说好的,要把皇位传给他,这是大义!但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私利,刘聪杀了他。刘聪还杀了很多的无辜的人,一次清剿就杀了数以十万计的百姓。他们的冤魂,足以让铁石心肠的人恐惧。

刘聪的内心充满恐惧,高高在上的他看到的永远都是朝臣们的低眉顺眼,辨不清善恶(他自己就是个恶人),分不清忠奸。迷茫导致怀疑,怀疑加深猜忌。刘聪陷入了恶性循环,整天心神不安,疑神疑鬼。

知道曹操为什么得了头痛病吗?疑心重!攥在手里的汉献帝并不老实,朝廷很多大臣并不心服,时不时的还要来个刺杀之类的小把戏吓唬他,要不是多留个心眼,早被干掉了。刘聪也面临这样的情况。作恶太多的人,晚上睡觉都不踏实,惶惶不可终日。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天谴。

天谴这个词,有时候并不是指上天真的能派下雷公电母给坏人来一个五雷轰顶、天打雷劈。天谴,更多的是在内心,即使那些十恶不赦的人,没有仁义礼智信的约束,但生命的本能也会让他们恐惧有一天别人会对他们施以同样的恶,并在此中惊疑惶惶!

话说有一天,正当正午时分,一位大臣为了讨好刘聪,就把自己的一把传世宝刀献给他。正值烈日当空,宝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其实当时刀还没出鞘,只是刀鞘比较光滑明亮,反光耀眼,而这竟然吓到了刘聪,误以为是刀刃,站起来大喝:“大胆奸臣,图谋不轨,竟然想借送刀之名刺杀朕,给我拖出去斩了!” 这位大臣的脑袋就这样搬了家。

这就跟当年曹操假寐杀那个给他盖被子的侍者一样,如出一辙。不过刘聪没有像曹操那般的幡然悔悟,依然向大家宣称:我又除掉了一个妄想篡位的奸臣,让匈奴汉国的天下又多了一份太平!

所以说,拍马屁真不是件容易事。见到那些在领导面前点头哈腰的马屁精,大家心里一定要为他捏一把汗。说不准哪天一不小心拍到了马腿上,领导大人不高兴,甩起驴蹄子就把他给踢飞了。

这样滥杀大臣的事还有很多,最终结果就是凉了大臣们的心,导致君臣之间离心离德。皇帝多疑,生怕自己哪天被篡了位,千方百计提防着大臣,稍有不和即大开杀戒。大臣们惊慌恐惧,千方百计想着如何才能够不掉脑袋。

匈奴汉国的车轮,就在刘聪的残暴与猜忌中走向了下坡路。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女明星人工智能在线观看

女明星人工智能在线观看

庚新
生于乱世之中,身世扑朔迷离。 我本无心向富贵,奈何富贵逼人来……且看一个现代人的隋唐故事! 有恩怨情仇,有金戈铁马,还有那数不尽的风流…… 庚新10年新作《篡唐》隆重登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 连载 113万字
被仗丈好友侵犯的我在线

被仗丈好友侵犯的我在线

夜曌孤
穿越大唐朝,成为了服饰丹药寻求长生而亡的武帝李炎。 只不过此时的武帝还是颖王。 既然穿越来到了大唐,那么孤就有义务重振大唐朝纲,重现“天可汗”荣耀。 投资商业,就是舍本逐末吗? 建造西厂,就是宠信宦官吗? 纨绔般的王爷又将如何实现心中地大唐梦?
历史 连载 10万字
黑种人A毛片

黑种人A毛片

山浩月
历史 连载 14万字
yezhulu址视频

yezhulu址视频

行济
古往今来多豪杰,唯待圣人点玄机。一个神秘莫测的天朝,导演着全人类如何找到文明社会的大课题。 跌宕起伏千年的历史,揭示出了人类真正的统治工具,引导完善着,智慧的价值观,不断地去探寻,人类最好的领导方式。 而这一切,缘于一个梦,一本书......
历史 连载 4万字
国产莉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莉视频在线播放

雷博
曹操刺董如果成功。历史不可以改变,但却可以假设啊!献帝封赏,曹在刺董时的情景,对献帝述道梦遇一金甲神人,口中谓其日雅正,并日“铜镜之谓,灭杀董卓着,等吕布发觉之时,早已轻马逃出!在日后的封赏中曹无疑到为有首功,荣获梁公,封地梁地。后又因献帝年幼,于是乎,各地纷纷占山为王竞相称帝,于是梁国建立!“好”只听得惊堂板“一拍,“好” “好“一声从人群中爆发而出,带头叫好 的是是是位破衣滥衫挑着柴的少年。
历史 连载 1万字
小鸟酱在线免费观看

小鸟酱在线免费观看

江山挽歌
我若静下心来,世界都要俯首称臣!!每一名战士都是他赚钱的工具。 战争之王是人们对他的称呼。但他更愿意人家称呼他为商人,一个引领特种生意攀上巅峰的旗手! “我这辈子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将洛克.马丁下神坛!”—《世界人物周刊》。
历史 连载 1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