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逸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读书网网www.abcidc.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最大限度的疯狂榨取劳动所创造的财富与价值。不赚钱毋宁死!
那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什么?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群,甚至对自然的责任、中国文化认为个人的价值不能高于社群价值、对待冲突,中国人看重协调与和解,主张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
在中华文明下不是不可以实现商业的兴旺发达,但不能是现代资本主义的那一套,那一套不适合中华文明!
之前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殷清风很头疼。
他先要理清或者说从头开始了解和理解什么是中华文明,然后再慢慢的把商业经济替代农耕经济。这是一个非常小心而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但需要法律来约束,殷清风更看重的是道德的约束。
道德二字才是中华文明的核心!
欧美文化强调活在法律底线之上、华夏文明能延续几千年是因为祖先们一直遵守道德约束!这是本质的区别!
违法的人,不一定是道德缺失的人。但道德缺失的人,一定会违法。 没有道德约束,人们将变得肆无忌惮、三观扭曲!
殷清风不想他又一次生活在这种氛围里,也不想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把中华文明给毁掉了。
殷清风生活在现代最后的几年里,是很痛苦的:为了钱,什么都可以拿出来做交易。这个社会是怎么了?这个民族是怎么了?是谁让道德消失了?是谁来负这个责任!
在现代时空里,殷清风或者说之前的那个任逸,只是一个蝼蚁。他没一点点能力去改变什么,或者说还没想出什么能改变社会现状的办法来。
但是,老天爷给了他一个来到大唐时空的机会。
抛开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之外,殷清风很庆幸他有机会把他的遗憾在这里得以弥补。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既然老祖宗指明了方向,殷清风照做就是了-----想解决道德问题,必先解决温饱问题。
唐朝立国时人口二百余万户,人口约一千五百万,贞观初年户数扔不足三百万户;天宝十四年达到巅峰:登记八百九十一万户,约五千三百万人口。也就是说,一百三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了两倍以上。
在纯农业经济的社会里,五千万人口想要在大约七百万顷的土地上刨食的难度有多大?纯人工劳作、没有化肥、种子也没经过培育...
先让农民吃饱、再让农民变成手工业者、商人...
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将遵守道德的行为规范化、具体化...
古人鄙视商人阶级主要的借口,就是商人唯利是图的行为会带来礼乐崩坏、道德沦丧。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商人的逐利本性和冒险精神,的确能够积大量的财富,但也在正治上对正府集权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也在社会风气上,起到破坏者的作用。
如果,商人既能为国家集聚财富,也不破坏道德秩序甚至政治秩序,能不能做到这种理想状态呢?
在现代的大环境下是肯定做不到的,但在大唐的时空里,未必不能!
他想去尝试!他想尝试,在中华文明的体系里加上商业文明后,原有的体系不但没被破坏,甚至更有生命力。
但,这不是他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也不是三十年、五十年就能做成的。所以,让他不但需要盟友、志同道合者,更需要通过一个培训机制,去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完成他的奢念。
从实际利益的角度来分析杜伏威和他的吴国公府,他们很符合他的需求。
首先,杜伏威本人年轻、经历丰富、不孤傲、不固执。
其次,他的老婆单云英并不是一个只知道老公孩子热炕头的傻女人。同样大起大落的经历,让她完全可以接受他的计划,并成为他坚定的支持者。
再次,只要操作得当,阚陵、王雄涎等人在军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他们的共同点是年轻、与他的关系不错。
放着这么有潜力的一大家子不用,除非他的脑子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