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勾结乌恒,阵斩于毒 (第1/2页)
月夜孤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读书网网www.abcidc.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刘和还在山中满世界追寻着黑山贼的踪迹时,张燕就在这片山中,只不过在山的另一头的代郡,中山与涿郡的交界处的横虎山山寨内。
山寨中灯火通明,寨中主厅中,只见张燕正坐于主座上。账下杨凤,于毒,白绕,眭固,陶升几贼坐落分明。
却说众贼为何不在黑山而要横跨太行山脉来到此地呢。原来,此处山寨原是张燕发家之所,当年褚燕聚集一帮少年为强盗离开常山后便就是在此落草为寇。可谓是黑山军“龙兴”之地。黄巾起义时张燕这一支贼寇也加入了黄巾军,出山造反去了。
黄巾主力被镇压后,河北的黄巾残部在官军围剿下,大都逃窜入山就地转为了拦路匪贼,张燕也率部逃回了这处故地。之后恰逢冀州,黑山等地农民纷纷起义的,张燕便南下扩张势力,但是这次他没有再抛弃此处,而是留下了一支亲信,为防南下万一有何不测还能有个退路。而后张燕南下整合了黑山众贼,被拥戴为了黑山贼首。
就在上月,此处山寨的大王杨凤带贼众打秋风时遇到了一伙儿乌恒人。本来黑山贼虽说也是亡命之徒,但是向来不于这些塞外异族有瓜葛。偶尔遇到小股潜入打探的异族斥候,也是井水不犯河水。未曾想这伙儿乌恒人却追上了他们,询问他们是否是黑山首领张燕的部下。杨凤乃是从常山开始就跟随张燕的那批老贼寇了,能经历了黄巾起义和官府镇压与剿灭还活那么久,并且被张燕留下看守基业自然有其精明之处。杨凤听其言观其行不似寻仇,而是寻友。便如实相告,在听闻这些乌恒人原来是乌恒单于丘力居的亲卫,深入河北乃是丘力居在草原听说了黄巾起义被镇压后仍有余部在河北起事,便派人来寻张燕。
“此来乃是单于欲与张燕大人商议公举大事,事成后两家共分河北。”乌恒使者说道。
杨凤听闻了不敢怠慢,当即让亲信赶回黑山报信。而张燕收到消息后,也正有此意,两边可谓一拍即合。当即号集众贼,为表诚意抓紧赶路,众贼也没带本部部众,只带了几百名亲兵轻装简从的北上了。只不过群贼出了贼巢,自是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路上被抢的便包含着张世平与苏双的商队以及沮授田丰随同出发的这一支大商队。
此时乌恒使者就在厅外,等候张燕召见。
“大哥,乌恒使者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
此时帐外,几个等消息的乌恒人也在观察黑山贼的实力,一个年轻的小乌恒对着领头的大汉说:“蹋顿哥,这些黑山的汉人部队怎么就是一群农民?和幽州的白马义从还有并州的狼骑比起来,这就是一群羊啊!”
“好了,楼班,虽然这些都是羊,但是这些羊有上百万只,到时候利用他们搅乱河北之后,就能为我们争取到南下的机会,等我们骁勇的乌恒勇士攻破了幽州,拿下河北就是轻而易举。到时候把这些羊也一起杀光就行了。”蹋顿仗着没有人能听懂异族语言,在那狂妄的大放厥词。
原来此二人正是乌恒大汉丘力居的儿子楼班与从子蹋顿。
但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一边堆积杂物的阴暗角落里,一个身影已将他们的对话尽数收入耳中。此人姓乃幽州代郡人,姓李,名因在家中行二就叫了二。李二自幼随父在幽州边境私售盐铁至草原,所以通晓游牧各族的语言。不曾想黄巾起义,乌恒恰逢其会,乘乱入寇劫掠,群村皆被屠戮殆尽。?他躲在全家的尸首中逃过一劫。乱世人不如太平犬,时局混乱,李二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加入黄巾,一路颠沛流离最后成为了张燕的马夫。这日恰巧听见蹋顿楼班的商议,不免咬牙切齿,心中暗道“不论国仇,只论家恨。这些乌恒人我也必要除之,张燕此贼要与塞外异族狼狈为奸,就算知晓此事也必不会诛杀二人。吾不如去投了官军,引他们来此诛贼,也好将功赎罪,谋个安身立命的去处。”念头至此,是夜二更时分,他趁夜逃出营寨,投入夜色不知所踪。
再说回刘和,带着大军在山里寻了几天,眼见士气粮草都不多了,想着如此在山中乱窜不是个办法。便在山中寻了一处空地安营下寨,准备修整几日,也顺便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