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明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读书网网www.abcidc.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冯嬷嬷先是叹了口气,又道:“八月十九日是姨奶奶的十年祭日,往日在咱们府中有小佛堂,姑娘都是悄悄地去上一炷香。今年到了这里,在府中自然是没地方祭拜了,倒不如跟大姑奶奶说一声,咱们去外边的庵堂里住几日。”

“噢!”姚燕语暗道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呢!十年祭日呢,好不容易凑了个整数,身为女儿,去庵堂里抄写经书,诵经祈福什么的,至少也得半个月吧?

第二天一早,姚燕语便寻了个机会去见姚凤歌,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

姚凤歌听了后沉思良久。

姚燕语的娘本是姚家老太太宋氏娘家的远房侄女,至于同族隔了几代的侄女姚凤歌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当时王氏生了二儿子姚延意之后,月子没怎么样好,人病怏怏的。老太太就做主把宋氏用一顶小轿接进姚家,给姚远之做了贵妾。

宋氏进门后自然不能插手府里的正事儿,只帮着主母打理后院丫头仆妇们的琐事,负责照顾老太太。但进门后几年肚子都没消息。

后来王氏忽然又怀孕了,生下女儿姚凤歌,生产之后大夫便说不可能再有孕了。

正室不能生孩子,姚家要人丁兴旺便要给姚远之纳妾,反正王氏有两个嫡子一个嫡女,地位已经十分的稳固了,便不在乎这些。然后另一个妾侍田氏进门。

说来也奇怪,田氏进门后,宋氏才有了身孕,生下姚燕语。但总归是生孩子伤身体,之后便也病怏怏的,时常吃药。然后在姚燕语六岁那年死了。老太太叫人好生收殓了她,还买了一块墓地单独安葬。

所以姚燕语每年在宋氏祭日这天都会在家中的小佛堂里上一炷香给宋氏,宋老太太会叫人送些时鲜水果过来,王氏也不多说什么。

这些事情姚凤歌都很清楚,所以姚燕语提出来她也不好一口回绝。毕竟是生身之母,身份也不是多么卑贱,还跟老太太沾着血缘。纵然不看别人也要看老太太的面子。

于是姚凤歌沉思半晌终于点头:“你的一番心意送姨娘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念的。但你说去庵堂里住一个月时间也太久了。往后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你在外边受了凉也是自己身子吃亏,以我的意思,住满十二日也就罢了。”

姚燕语只求出去再说,于是忙答应着:“是,我听姐姐的。”

“庵堂么……”姚凤歌从心里盘算了一下,一般的庵堂肯定是不行的,姚燕语现在是定候府的客人,万一有点什么事,自己跟定候府的脸面都不好看,于是说道:“城西大悲寺往南三里路便是慈心庵,这座庵堂跟大悲寺一样同属皇家寺院,环境清幽,房舍呃多,你带着丫头婆子们去住也方便,而且主持静方师太我也认识,你就去那里为你姨娘诵经吧。”

姚燕语压着心里的欢喜平静的道谢,姚凤歌又把使唤的两个婆子叫过来,吩咐她们两个跟着二姑娘去,又叫珊瑚封了四十两银子说是给慈心庵的香油钱,又叫人找出四匹净面素帛说给庵堂里的师傅们裁僧袍。

姚燕语回去冯嬷嬷把随身用的东西收拾齐全,满满的装了两大车,第二天一早起身跟这姚凤歌去陆夫人房里,不管怎么说,她出去十多天总要跟陆夫人打个招呼。

陆夫人听说后,微微笑道:“你这孩子倒是个心慈仁善的,如此你就去吧,在外边不比家里,早晚别贪凉,注意自己的身子要紧。”

姚燕语忙起身答应了,又给陆夫人行礼告别后方出来,直接在内宅垂花门外上了马车,一径往城西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黄鳝女主播

黄鳝女主播

爱吃馒头的猫
大汉,大梁、大宇每二十年签订休战盟约盖其国印,可随着公主与国印一同消失于大汉,其余两国更是对其大汉虎视眈眈。 大汉是否扭转乾坤?公主与国印是否能被找出?
历史 连载 2万字
9.1原创大神

9.1原创大神

舟夏
苏秀作为一个别人口中的傻丫,耳目过人,只是她刚逃过一劫却又被人追杀,这让她想弄明白自己的身世。 就在此时,一个退隐多年的暗门门主要迎她过门,朝廷王爷对她伸出援手,商贾大亨要跟她左右,就连一向对女人不感兴趣的顶级杀手都跟她成了蓝颜知己,这可让周围的人红了眼。 。
历史 连载 18万字
河南商丘闹伴娘下载

河南商丘闹伴娘下载

三千风雪
萧画的人生是一个大写的悲剧别人是‘校花’,她是‘笑话’被暗恋的学长委婉的拒绝后,成为高校园区重点八卦嘲讽对象,她发誓逆袭,大学时一定不要活成一个笑话,而是成为名副其实的校花第一步……就从减掉自己两百斤的体重开始吧!又名:《被系草拒绝了之后和校草在一起了》众人:???你他妈什么骚操作??t大校草夏深在店里吃饭时,来了个两百多斤的胖妹和他拼桌拼桌就算了,拼桌还无耻的占了三分之二的桌子也就算了,但是…
历史 连载 0万字
老窝鸭备份地址二

老窝鸭备份地址二

孤光与清辉
历史 连载 30万字
水无濑优夏

水无濑优夏

丘先生
汉武帝刘彻与皇后陈阿娇的深情虐恋……
历史 连载 0万字
王者荣耀紫霞仙子被x哭

王者荣耀紫霞仙子被x哭

埃罗芒果
就是引经据典(周朝末年),稍微(大雾)改一下历史,加上一些更多的情感因素和生活常事,可能略偏向于轻小说风格? ??因为有一些历史已经无从考究,并且有多种说法,所以鄙人只能选择其中最有可信度的典籍和文献来设计文章的主线,如果和您所知的不一致,可以与我探讨,比起单纯架空,我更喜欢为历史人物正名。 还有,书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大多数都是真实存在的,或有史料记载的,我已经很努力在还原历史了,希望考究系读
历史 连载 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