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1/2页)
任振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读书网网www.abcidc.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喂,警察局吗,我要报案。”
一个浑厚的男性声音,通过耳机,传进了昆仑城警察署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十五号接线员顾飞丽的耳中。
“先生您好,请问是哪里发生案情?是哪种类型的?需要我们派救护车吗?”顾飞丽很有礼貌的问了一声好,开始按照规定的程序询问。
“我说的案子不是今天发生的,而是会在后天中午十一点钟发生的抢劫案,地点就在富贵街,会有人持枪抢劫鸿运大厦,你们做好准备吧。”
“先生,我们这里是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只负责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您要是感到寂寞的话,可以打电话到网络上的感情公司,或者是找一下心理医生,他们都会陪你聊天的,请你不要打骚扰电话了,如果超过三次,我们会给你传票的。”一听说案子是后天发生的,接线员顾飞丽直接将电话的性质定为了骚扰电话,耐心的给对方讲解着自己的工作性质。
“我说的都是真的,信不信由你。”对方根本不在乎顾飞丽说的话,再一次申明了案件的重要性,就挂断了电话。
“神经病!”
顾飞丽小声的嘟囔了一句,上班时间内,能接到几百个类似电话的她,并没有将这个电话录音删除,而是将电话录音发送到了内部网络的一个邮箱上面,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这是因为昆仑城在前些年发生过两起接线员删除疑似骚扰电话的报警电话,结果就是发生了两起灭门案件,现场惨不忍睹,最后在案件侦破的过程中,查到了凶徒曾经打出过报警电话,结果被当成了一般的骚扰电话处理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正义人士就揪住了警察署不放,非要当时的接线员承担责任,事情是越闹越大。
最后,迫于社会上的舆论压力,当时的警察署署长引咎辞职,两个接线员也遭受了牢狱之灾。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让警察署陷入危险的境地,新上任的孙云成给在突发案件处理中心的接线员增加了一条规矩,所有的电话,在不经审核的的情况下,不准私自删除,如发生巨大案件,接线员与罪犯同罪。
昆仑报业,是昆仑城最大的新闻媒体集团,旗下用于四家电视台和七家报社,同时是昆仑城最大的网络社交平台---聊吧的创始人。
昆仑报业总部大楼十九层,一身休闲运动装的李妍走进了主编郑兴华的办公室,把随身的小包往椅子上一丢,坐下后翘着二郎腿问道:“出啥事了?这么着急的把我叫回来,人家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也不说体谅体谅。”
“姑奶奶,我可是为你好啊,你先别抱怨,听完了这段录音再说。”
面对昆仑报业的当家花旦,身份背景惊人,集记者、节目主持人、作者三种职业于一身的李妍,身为主编的郑兴华是一点脾气也没有,极为讨好的按下了电话机上面的播放键。
“后天中午在富贵街,会有人抢劫鸿运大厦,这将是一个大新闻,你们做好直播的准备吧”两秒钟之后,一个内容一致,和报警电话不同的男性声音在郑兴华的办公室内响起。
“怎么样?有兴趣没有?”电话录音播放完之后,郑兴华笑呵呵的望着李妍问道。
噗嗤,李妍轻笑了一声,看着郑兴华说道:“主编,你连这事都相信啊?哪一个劫匪会在行动之前把自己要做的事情都告诉报社,让记者去采访。”
“姑奶奶,你别不当真啊,你可别忘了,前面那个警察署署长是如何下台的。”见李妍不相信,郑兴华有些急了,忙提醒到。
“你是说前两年提前报警的案子?”经郑兴华的提醒,李妍猛地想起自己听到的传闻,忙站起来问道。
“是,这个事情和前面的案子十分的相似,也许是有人想模仿作案,或者是想挑战某个人的威信。哪怕这件事是假的,我们也要当真的对待。”
“你等会儿,让我想一想。”李妍重新坐了下来,用右手揉着太阳穴思考着。
“姑奶奶,这有啥可想的。你想啊,这个人既然能给我们打电话提前通知,也会给别人打电话,也会给警察署打电话,就算我们认为是假的,警察署的人肯定不会认为是假的,他们吃过一次亏了,肯定会有所行动的,这要是让政府机关的新闻媒体抢了风头,可不利于我们的发展啊,你也知道,这一年集团的业务减少了许多,我们要想办法挽回啊。
再说了,就算是假的,我们也没有损失,最多消耗一些汽油。但是,这事情要是真的,我们就会失去一次机会”
“行了主编,你别说了,我去。不过去之前,我要声明一点,不管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结束之后,我要休假,半年的时间。”李妍打断了苦口婆心劝自己的郑兴华,抬起头,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行,别说半年,就是一年,都没有问题。”郑兴华也很爽快,一口应承了下来。
同一时间,得到禀报的关志鹏,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请示过孙云成之后,通过电视连线视屏,正在那里调兵遣将,不是他小题大做,而是他承担不起责任啊,要是再出现一次两年前的事情,昆仑城警察署的声誉就会跌到谷底。
“大家好,现在有一条重要的信息通报,我得到可靠的消息,后天的中午十一点,会有人抢劫富贵街上的鸿运大厦。周泽宇,你们东昆仑警察局的人,取消全部的休假,所有人必须返回,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警力安排到鸿运大厦周围,派人到鸿运大厦内部,保证大楼内部人员的安全,同时要确保在事情发生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封锁所有的出路。”
“是,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