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王本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读书网网www.abcidc.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行慎将在刘姥姥那得的茶盅呈上,说到:“皇上,这成窑的器物,可是皇室专用,怎地会流落到一个贫苦的庄稼人手上呢?可知必有蹊跷。那老妪倒说是贾府之人送的,可这贾府又是从何处得来的呢?”
于是皇上又传召司礼监黄公公来见。那黄公公在宫中当差已五十多年,如今老态龙钟,但他有个本事,凡他经手之事,不管过了多少年,记得清清楚楚,宫里其他小太监都唤他“活字典”。
黄公公端详茶盅良久,回道:“这茶盅乍一看的确跟宫中娘娘们日常使用的桃花杯很相似,怪道张大人会错认。其实不然,你看这遒劲的枝条,这旁逸斜出之态,这不是桃花,而是梅花。”
“管它是梅花还是桃花,这总是宫中之物没错吧?怎地会到那贾府之中呢?”
“张大人有所不知,这还是高祖在位时,为了表彰有军功的功臣,特命成窑烧制的一批梅花杯,送给这些功臣的家眷。若说起贾府来,贾代善大人的夫人当年应该得了两个的。”黄公公因喘了一口气,又说道:“不止贾府、南安太妃、北静太妃也有。皇上不若命人拿此杯去比对便知真假。”
“皇上不必忙,老身倒把这梅花杯带来了,请黄公公认一认倒便宜。”只见北静太妃拄着拐杖,颤悠悠地进来了。
原来贾母从慈安寺回来,就去了北静王府上拜访。贾母与北静太妃幼年就结识,多年的情谊,见贾母这么大年纪了还遭此劫难,于心不忍。贾母上门来求她为自己作证,她自然义不容辞,唤丫头叫那梅花杯找出来就进宫面圣去了。
皇上见人证物证皆摆在眼前,不得不信。失悔当初一时冲动就抄了荣府。但他是皇帝,金口玉言,就算错了也只能将错就错,不能朝令夕改的。于是下令将那造谣生事的张行慎治了罪,把那错抓的贾府之人全部放了出来。但荣府的封条还在,又没有皇上口谕,贾赦等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先到宁府落脚。
原来这一切全靠贾母细心安排,当日自在栊翠庵见到孙女,她就虑到可能有这一天,于是不顾元春再四恳求,决意将她送走。正好要回探春的年礼,于是,元春作那瓦剌女子装扮,跟着车队顺利离开了中土。贾母又把栊翠庵的一切重做安排,那两个丑道姑也是托人找来避人耳目的。至于刘姥姥的成窑茶盅,贾母一早就叫王熙凤偷梁换柱了,那刘姥姥如何辨认得出,只当是妙玉给的,千恩万谢。
如今荣府被查封,贾敏林如海苦留贾母住在林府孝敬。那贾母见此时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还徒添伤心,也就留下了。贾赦在宁府住下后,因贾敬规矩太多,日日抱怨。后迎春听闻消息,与那石勤砚商议,将贾赦邢夫人接到了石府。石勤砚已无父无母,见岳家遭难,岂有坐视不理的。贾赦本看不上这石家,但如今自己是这副光景,女婿不仅不嫌弃,还时刻恭敬,也不好再说什么。荣府一倒,贾赦袭的那个虚衔也别提了。如今无钱无势,他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只是个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遂不再挑剔,也不想那古董玩物了,与邢夫人一起,帮着女儿女婿好好过活起来。
大房得了好女婿,如今有了去处,把王夫人等艳羡不已。这宁府虽好,但总不是自己家。如今贾政的官衔也没了,每日在家闲逛。以往那些溜须拍马的詹光、单聘人等清客影子都不见了。赵姨娘日日在家说风凉话,王夫人听了也不吱声。
那国子监祭酒李守中听闻荣府被封,连忙将女儿李纨并外孙贾兰接走。那李纨从小读女四书,只知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是个没有主意的二木头。忽见贾府遭难,跟着被抓到牢里关押了一夜,不知所措。见到父亲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从此她回了娘家,侍奉父母,日子倒也过得清净,再无他想。李守中见外孙颇有文采,遂让他跟着自己,在那国子监附学。贾兰在家塾中本也称心,只是讨厌贾环磨牙,见国子监机会难得,他便忙地去了。也没有跟梅方砚等告别,倒惹得梅先生伤心一场。
贾敬见贾琏王熙凤有管家之才,有心留他们在宁府帮忙管照。宁府中史夫人七病八灾,那甄氏又是小门小户出身,待人温柔有余,威严不足,震慑不住下人。一家子媳妇倒只有宝钗能辖制住人。但贾敬见宝钗管理店铺井井有条,颇有些商业头脑,便不欲让她把精力都放在管家之事上。如今王熙凤来了,倒正好可以帮自己的忙。
王熙凤遭此变故,也已经看透了。那些身外之物都是虚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一下没了,还是一家子骨肉齐齐整整,相亲相爱过日子最实在。于是夫妻两安心在宁府住下,帮忙照看起来。贾琏管外面庶务,王熙凤管理内宅,夫妻两人像镇海太岁配合得天衣无缝,那王熙凤恩威并重,纪律分明。从此,宁府的下人再不敢偷奸耍滑,欺下瞒上。都兢兢业业起来。
元春在马车上颠簸数日,本吐得七荤八素。一到草原,看到一望无垠的青绿,顿觉心旷神怡。回想以前自己窝在深宫,每日算计那点个人荣宠当真是井底之蛙。元春不禁一下子想通了,决意也不去三妹妹那,而是带着宝琴、清韵两个丫头浪迹天涯,想要见识下令所有男人都想咱为己有的大好江山究竟是何魅力。
不止元春路上有何奇遇,请听下回分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