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一 将帅之道 (第1/2页)
瞌睡狐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读书网网www.abcidc.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章六十一 将帅之道
禁中,文德殿。
御前侍立的展昭看看了站在下面的人,有扫了扫趴在房梁上的人,心中冷汗犹如九霄飞瀑。
文德殿主位上,坐着的,自然是赵祯。
而朝臣中当先一人,乃是两府宰执之首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章得象与吕夷简。章得象、吕夷简以下,分立着枢密使晏殊、枢密副使杜衍、御史中丞包拯。如今两府中真正执牛耳者,今日竟是悉数到齐。
而此时,五位宰执却都各个闭目养神,一脸气定神闲,却是在等着立于堂下的那个年轻官员快速翻阅着手中的三本札子。
枢密副使夏竦的《安边十策》。
知永兴军事范仲淹的《西疆御边策》。
陕西路经略安抚副使韩琦的《平寇九议》。
展昭看看堂下的年轻官员,随即目光上移,看向上面那位惬意的靠着房梁看热闹的江湖少侠,连气都叹不出来了。
云川与白玉堂,天知道上天到底有多么不开眼,竟让这两个人在开封这地界碰到一起。
纵使展昭一介武人,如今也能有无数个词形容二人。
一拍即合、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倾盖如故、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一丘之貉!
开封城驿馆门口,两个人姓名都没顾得上互通,就蹲在院子里,交流了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各种春宫图的珍本孤本善本,各州各府最有名的青楼楚馆,与各个曾去过的酒肆歌坊最漂亮的歌妓小倌。
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直到禁中派人传旨,召包拯与云川进宫,两人这才意犹未尽的作罢。
云川换了身官服便要进宫。谁知白玉堂见了,登时大异,一口咬定这满朝寡淡乏味无聊的君子士大夫竟然还能有如此风流不羁之辈,实在是非同寻常,非要坚持跟着溜进宫来见识见识这等人才不在江湖中驰骋,非进了朝堂,却到底是要干些什么。
展昭一边要护送包拯入宫,一边又要盯紧了云川不要惹事生非,哪还有力气去拦他?只能任他仗着轻功绝顶、竟是一路摸进了文德殿。幸得展昭身为御前都指挥副使,临时调走了侍卫,自己顶了班。
而此时,立在阶下的云川终于看完了最后一页,合上三本札子,交给了上前的王知安。
赵祯见云川看完了三位朝廷肱骨的策论,笑道:“云卿,你是朕的文武双探花,入仕之前就是曾亲身在西贼军中三进三出的边关宿将。你对这三份策议,有何见解?”
云川双眼骨碌碌的转了片刻,“敢问陛下,是想听真话呢?还是假话?”
赵祯被她一问,到更被这位不拘一格的臣子逗笑了,“假话真话,云卿尽可说来。”
云川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臣的假话,此三篇策论,旁征博引,字字珠玑,俱是自古以来兵家金玉良言、治军攘边不二法门。”
“咳咳。”枢密使晏殊和枢副杜衍同时咳嗽了两声。
赵祯听到云川嘴里吐出和前日晏殊与杜衍一模一样的评价,不由挑眉,问道:“那卿的真话呢?”
云川双眉一挑,“通篇废话。”
晏殊:“咳咳。”
杜衍:“咳咳。”
章得象:“咳咳。”
吕夷简:“咳咳。”
包拯:“咳咳。”
展昭:“咳咳。”
房梁上的白玉堂:“哈哈!”
云川一挑眉,一副“早就知道”的笑意看向赵祯。
“咳咳。”赵祯连忙以咳嗽挽救已经爬上嘴上的笑意,“云卿不可妄言。云卿倒是说说,这三篇策论如何便是……呃,无用之论?”
云川几步上前,一手拿过王知安手上的第一本策论,“夏枢副的《安边十策》,第一策教习强弩以为奇兵;第二策羁縻属兑以为藩篱;第三策诏唃嘶啰父子并力破贼;第四策度地形险易远近、寨栅多少,军士勇怯,而增减屯兵;第五策诏诸路互相应救;第六策募土人为兵,州各一二千人,以代东兵;第七策增置弓手、壮丁、猎户以备城守;第八策并边小寨,毋积刍粮,贼攻急,则弃小寨入保大寨,以完兵力;第九策关中民坐累若过误者,许人入粟赎罪,铜一斤为粟五斗,以赡边计;第十策损并边冗兵、冗官及减骑军,以舒馈运。诸位,可对?”
见她当真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觉得她言语轻狂的两府宰执也不由暗自称道,却听她继续道:“这第一策、第七策回复就一句话:朝廷没钱。这第二策、第三册、第四策、第六策、第九策,朝廷西北各军各寨已经陆续使用多年,就不劳夏大人再原封不动的策议执行一遍了。这第五第八两策,俱是自古行军用兵最基本的路数,边关上一个陪戎校尉都清楚的很。至于这第十策……”
她话说至此,眼神近乎嘲笑的环视了殿上众人一周,“光这十年,我大宋的冗兵这一裁就裁了多少次了?十年之前,西北边军合计三十五万人。裁了十年,如今西北边军,裁出四十万人来。现在夏大人打算再裁出多少人来?四十五万还是五十万?”
晏殊:“咳咳。”
杜衍:“咳咳。”
章得象:“咳咳。”
吕夷简:“咳咳。”
包拯:“咳咳。”
展昭:“咳咳。”
房梁上的白玉堂:“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