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读书网网www.abcidc.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腊月初六,蒋母陈氏亲自带着儿子来纳吉。
这个时候达官贵人家里儿从议婚到到完婚,一般都要过六礼,下聘也都是在婚前一月之内,但是到民间也就简化多了,一般也就纳彩(提亲)、纳吉(定亲)、请期、亲迎(成婚)。
尤其是庄户人家,聘礼也都十分简单,一般在纳吉的同时也会送来聘书和聘礼,等请了吉日,就可以完婚了。
陈氏这次也是发了狠,想着儿媳妇进门嫁妆肯定少不了,在聘礼上就多下了功夫,反正到时候还会带回来。
因此,除了各色礼饼、香烛、布匹等,还狠了狠心在胡屠户家割了十几斤的肥猪肉。看的赵氏直点头,以蒋家的境况,能拿这么厚的礼,就知道蒋家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不说别的,光猪肉就值不少钱,这时候可不像现代社会,猪肉还没有青菜贵。
就拿周家为例,在周家村也算是中等农户了,也不过是能吃饱穿暖,一个月里能割上二斤猪肉改善一下生活。更多的农户还梦想着每天都吃到饱的日子呢,譬如周家村八成以上的村民,譬如蒋家,咳。
一担一担的大礼抬进周家,看的门口围着的村民一阵艳羡。
这段时间周家拒了多少上门提亲的人家,早引起了不少人的不忿。要知道周琳又不是十项全能的穿越女,穿越过来就开铺子、赚大钱,惊才绝艳,美名远扬,要是没有相熟的人家,谁能知道她呢。
这些人本以为周家拒了这么多家,要给女儿挑个多排场的人家,结果却选了邻村一天吃不上三顿饭的蒋家。
不少人在纳吉这天等在周家门口,等着看他们笑话,结果却大失所望。莫非蒋家其实也是有些家底的,只是隐藏得太深?一群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周家人今天有喜事,想着人多也热闹,欢喜还欢喜不过来,有些不中听的话只当没听到就是。
今天周爷爷和周奶奶一大早就稳坐高堂,看到这场面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就连周德全都穿着一身新袍子喜气洋洋的。他们家女孩儿少,弟弟家的这个闺女他向来也是当亲生的看的。一转眼这么个小姑娘也要嫁人了,不由得感慨万分。
只有周德山和赵氏内心五味杂陈,不知是喜是悲,但还是打点起精神迎蒋家一行人进门。
陈氏跟周家老人见了礼,双手郑重送上聘书,周德山小心接过,收藏起来,这婚事也就算正式定下了。如无意外,闺女是铁定要嫁过去了。
聘书送过去之后,陈氏也放松了许多,这桩婚事总算是定下了。
她这次过来也把儿子带过来了,乡下人也不讲究那些规矩。虽说婚姻之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但自己儿子都偷偷见过人家姑娘了,总也得让人家姑娘见一面,心里有个计较。
也让亲家亲眼看看自己儿子,也好放心把女儿嫁过来。
因此,看气氛有些凝重,陈氏就清了清嗓子笑问,“怎么不见琳儿,这是藏起来舍不得给我看,怕我现在就把人抢走了不是?”
赵氏闻言忙摆手,“哪里,我这闺女胆子小,上不得台面。早跟她说今天纳吉,一大早就躲在房里不肯出来,我这就叫她。”
蒋氏忙说,“这有什么,她还小,十几岁的姑娘家,知道自己的喜事,有几个不害臊的。”
陪坐的金氏正是里正周德书的娘子,听到这话忍不住笑话蒋氏,“一看就知道这婆婆是个好的,这儿媳妇还没进门就护上了,二丫是个有福的。二丫娘,你这下可放心了吧?”
赵氏却笑不出来,她现在就听不得什么婆婆媳妇的,但是也不能拉下脸子给人难看,只背转身去女儿房里叫人出来。等带着闺女出来时,赵氏脸上已经看不到任何异样。
周琳根据自家娘的介绍,一一见过了蒋家众人,问过好后正要回到赵氏身后,不妨就被陈氏一把拉住。周琳有些不知所措,只做害羞状,低头不语。
陈氏心里却十分满意,之前只听说这姑娘有些瘦弱,现在看来也算康健,看起来文静知礼,清秀可人,不说还以为是读书人家的姑娘,比传言说的好了许多,可见传言不可尽信,自己家的情况不也如此吗。
话说陈氏这次文定带了这么厚的礼,也是为争一口气。前两年刚给大儿子娶了媳妇,下面还有两个小子要娶亲,平常过日子自然是节俭了一些。因此,二儿子十六了,提了好几家看好的姑娘都没成,都怕姑娘嫁过来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