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江镜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读书网网www.abcidc.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想要,做点什么。
柳珩吩咐小黄门拿出一卷新的缣帛,笔尖沾了墨汁在上面勾画。
少年执笔,挽袖垂眸,手中笔若游龙。很快,一副夕夏垂钓图便跃然纸上。笔法很简单,只有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树下老翁,水中菡萏,以及西下夕阳。
荀攸很惊讶地发现,用笔虽简,但却意境深远,意到笔随。
这是一幅看了便会令人微笑的画作。老翁怡然自若地垂钓,夕阳下不再灼热的熏风中,有莲花在轻轻摇曳。隔着缣帛都似乎能够闻到怡人的清香。
这画作的功底与之前的书法完全不匹配!
荀攸有些惊异地抬起眼睛,完全不明白眼前的少年天子为何如此作为?如果他是在隐藏什么,为何连他的母亲何太后都要隐瞒?为何又要让他这个才第一次见面的人知道?
荀攸越想越不明白,甚至暗暗心惊。
心底有种隐隐约约的预感,他却直觉性地不敢妄加揣测。
柳珩完成了他的画作。
他让小黄门去把玉玺取来。
小黄门战战兢兢道,“陛下,奴婢不知道玉玺在哪里。”
略一沉思,他吩咐道,“去御书房找找看。如果没有,就去问玺印郎官。”
小黄门退下了。
柳珩抬起眼,轻笑着将画作递给身边跪坐着的荀攸,“朕的这幅画,荀卿以为如何?”
荀攸恭敬地接过缣帛,近距离地更加细致地观看这幅画。这一看,却更是心惊。
这幅画作清新朴茂,恬静抒情,老翁的侧影和远处的斜阳只用了寥寥几笔描绘了形神。而近处那几枝菡萏,却落笔工整细致,花瓣的敷色层次分明,细节之处明彻入微。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在同一副画作之中,却又毫无违和感。
可以确定,这是他从未见过的绘画方式。
“陛下所绘……真是妙绝。”荀攸喃喃说道。
“荀卿谬赞。”柳珩笑了笑,将手中毛笔搁在墨玉砚上。
小黄门很快就回来了,手里捧了个紫金盘子,恭敬地弯腰,举于头顶。柳珩定睛一看,居然有七个,皆为玉制螭虎印纽。他只知道最大的那个,应该是传说中由和氏璧制作而成的传国玉玺。
“这是在哪儿拿到的?”他淡淡问道。
“奴婢是在御书房的博古架上找到的。”小黄门小声说,“方才御书房里没有别人,奴婢就直接全拿来了。”
“嗯,做得很好。”柳珩让他将紫金盘子放到案几上,端详了一会儿,取了其中一个稍小的,蘸了赤色的印泥,盖在了他刚才完成的画作之上。
缣帛的左下角,端端正正地印着“皇帝行宝”四个篆体字。
荀攸不由瞳孔一缩。
他不知道这少年天子是不是故意拿错的。皇帝行玺,绝不应该用在这里。
但他还是谨慎地什么都没说。
柳珩唇角含笑,满意地端详了一番自己的“大作”。他将手中的玉玺放回紫金盘,吩咐小黄门原样将它们放回去。小黄门应了一声,再次离去。
见小黄门消失在门口,柳珩左手迅速握着墨玉砚上隔着的毛笔,以极快的速度在缣帛玺印的右边空白处写了一首小诗:池边垂钓翁,映日莲花红。乘醉听蝉鸣,绿树正阴浓。
吹了吹缣帛上半干的墨迹,他小心翼翼地将它卷起,递给了荀攸。
“朕就将这幅画赠给荀卿了。”
少年天子微微一笑,起身相送,“荀卿今日辛苦了,朕许你这两日不用上朝。”
荀攸恍恍惚惚地出了宫,被天子这一系列操作弄得莫名其妙。
他一路往家里走,远远就看见一身形修长、容貌清隽的青年正拾级而出。
只见那人头著白纶巾,身着一袭青色衣衫,外披浅色襜褕,眉目如画,英俊非常。随着他的走近,有道是:风姿特秀,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宛若仙人。
人虽未至,但一阵若有若无的清香便随风袭来,幽然隽永,沁人心脾。
荀攸不由眼前一亮。
“叔父!”
他欣喜地迎了上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