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读书网网www.abcidc.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十五章还汪公公一个公道
这也就难怪人家朱见深宠爱他了——一个太监,一个没有的家伙,在常人眼里被瞧不起的倒男不女的东西,人家可以做到如此地步,你不服能行吗?你若不服,那肯定就是嫉妒!
紧接着,鞑靼军又来惹事了,朱见深同样使出了他的杀手锏人物——汪直公公,又派汪直、朱永、王越等率原统领各部会兵征剿,因为鞑靼军入了大同。
大同之役没有威宁海那次听起来那么传奇,但还是大获全胜的。
大概过程是:次年二月,鞑靼从海东山等处入境剽掠,汪直等人分布官军截杀,追至黑石崖等处,生擒虏贼十人,斩首一百十三级,获马七百二十九匹,器械六千二百余件。
这一次,宪宗朱见深对大同大捷的赏赐之丰厚,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像威宁海一战一样,宪宗再次升了报捷的汪钰、王时、朱暟(朱永之子)的官。参与大同之战的所有人员,从朱永、王越到镇守太监将军,再到一万多士兵,从封赏范围到大方程度,都让人叹为观止。
因为汪直是太监,按旧制无秩可升,只能加食米,以岁十二石为一级。这次宪宗给汪直一次加了三百石,可谓宠幸之极,明代在此之前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连万贵妃都有点担心了,汪直毕竟是她的人,她听到了很多关于对汪直的诽谤。所以,她有些顾虑了,对朱见深说:“皇上对小直子的赏赐大概会令其他人眼红了——”
朱见深不以为然地说:“对朕忠心的人,有如此能干的人,还能找出第二个吗?就让他们说去吧——”
到此时,汪直的荣宠已经达到了极致。所谓盛极而衰,荣耀背后的危机却早已如暗流涌动。
我们还是先回过头来,看一看汪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吧!
汪直最大的本事不仅仅能得到宪宗那么大的宠爱,而且不只是朱见深,万贵妃和太子朱佑樘也是超级喜欢他,简直邪门了。
要探究其中的原因,还得从汪直身上找。汪直的确非常聪明,不怎么通文墨,属于天生机巧。小小年纪乔装外出侦查大半年,收集的情报从王府到百姓无所不包,京城的东厂锦衣卫竟然无一发觉,实在是天生干特务的料子。
此外,汪直有个非常惹人喜爱的个性,那便是率性。这点对上了朱见深的性格。如果只是擅长花言巧语,谄媚主上,恐怕只能得皇帝一时的欢心,不可能给予太大信任的。
汪直是个很率性的人,不喜欢世俗礼法约束。比如外出公干时候,喜欢放着好马不骑,独自驾着骡车日夜驱驰。
有没有一点超凡脱俗的感觉?
对那些士大夫们,汪直的确有些跋扈,就像从前年少的周少爷一样。被皇帝宠成那样,也难免会年少轻狂。
其实,汪直内心应该是很渴望融入大臣中的,他的志向本来就不在做一个皇帝面前的弄臣,而是能做一个治世能臣或者沙场良将。但是汪直的太监身份却让他得其实易,得其名难。
当时的士大夫分为两种,要么就是无耻至极,对有权力的太监们不惜斯文扫地去极尽巴结;要么就是自诩清流,认为太监都是身心不健全的妖人,对之不屑一顾。
在汪直刚刚执掌西厂的时候,有一次在街上和兵部尚书项忠相遇,车子已经走过去了汪直才发现,汪直赶紧命车夫折回去,亲自下车给项忠道歉,项忠却理都不理。
汪直怒了,以后再见面改成折辱项忠,项忠还是不理会,似乎沾了汪直都嫌脏一样。
项忠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士论在评价一个大臣时候,似乎只要与太监走得近的都是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