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冷公出计抵外兵,淮书怒目只为君。 (第1/2页)
池中青苹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读书网网www.abcidc.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说自天君下令于武江河畔建夜明殿以来,各司司长便日日督促各级官员展开工作,即便如此费心,却任然时常眉头紧锁,只因太侍郎魏高曾私下至各司长府给提过醒,说既然是奉天意建殿,这殿自然也不能是一般的小楼小亭,而是象征着大元盛世,足以与都城永安相匹配的“新宫城”。
土司司长费勒心知肚明,这夜明殿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挡箭牌罢了,天君要建的不是殿,而是城,此次建城难如登天,万一没建的满意,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土司是工程主事,其他各司各属只是辅助,这事又偏偏落到自己身上,顿时感到一把利刃架在了自己脖子上,于是连日连夜与各司属商议,定下了具体策略,把人员也尽数分配了下去。
中原南方武江河边有一块庄稼地,这里是一片广阔的土地,有山水、有林木、还有清凉的微风,几位年长的土司管事们正在这里悄悄的唠叨着,其中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苦笑道:“想想当年先君建永安殿时,仅仅是那座金莲宫殿群,就花了几年才全部建好,而整个永安城更是耗费了七八年才全部完工,如此劳民伤财,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暴动,幸好有砚文大将军平定了叛乱。如今才几年,又要建城,莫非这永安城真的躁热的住不下人了吗?”
说完,各老人家都无奈的应和着,所有的抱怨都能在一张张干皱的脸上清晰可见,只有一位身材矮小的老人低头不语,只是时不时的看向眼前这片美丽却显得杂乱的山川大地,看模样,这人老的厉害,已经活到了被人羡慕的年纪。
可抱怨归抱怨,这些个人还是天微亮就得赶往武江沿岸调查情况,这已经月余了,才终于发现了这个合适的地段,毕竟不是跟随当年先君,找个辽阔的有生气的地方就可以,如今这位天君可是挑的很,既要冬暖夏凉;又要绿树成荫:还要百鸟争鸣、充满生气。这可为难了各位年过半百的老先生们了,都是该颐养天年的人了,还要被迫的日夜奔波,不就是有点天文地理的经验吗?上辈儿的逼着;平辈儿的催着;至于下面的,巴不得这辈子都别找到好地儿。可是不敢啊!不仅不敢,还得找到个好地儿,毕竟都这把年纪了,要是因为自己引以为傲的“绝活”被抹了脑袋,还不得被后人们笑掉大牙。
相比于中原的鼎沸,汉中的境况反而显得要平静许多,自从砚文听从了淮书的建议,与汉中的大地主们深入交流,于是便开始日日亲自前往各地拜访地主们,试图以低价购进粮食布料,助百姓们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过难关。可这些地主们却烦透了砚文,心里暗暗看不起,说些什么没钱买就是没钱买,还美其名曰为了国家持以援手,为了大义,哼!国家天天嚷着要建宫造墙的尚且不管,我等凭什么接手这烂摊子?我等富甲一方,难道是指望了这“食不饱,穿不暖”的忠义么?可转念一想,情面上实在无言反驳,又畏惧其为一城之主,总得给点面子,只得做做样子。
砚文因此得到了小批“廉价物资”,于是便尽数将其分发给了大营的雪城灾民和汉中的部分穷苦百姓们,算是暂时的安稳了民心,可砚文深知,这并不是根本之法,时间久了,吝啬的地主们就不愿再多做牺牲,这次也只是拿出点陈年旧粮及破旧布料打发自己,自己不能强行做主,一想到此,顷刻的笑意顿时化成了长长的叹息。
这日早晨,淮书也刚从大营回来,见有了起色,心情也愉悦了不少,却在经过一药店时,见店内一位穿着华丽之人正呵斥着一少年郎,只见那少年跪地而泣,不知所措,耳朵与脸颊都红彤彤的,而那店掌柜又要伸出圆盘大掌向少年拍去……
淮书急忙冲入,拖住其手,呵斥道:“你身为医者,当以仁德待人,今日为何对一少年下此重手?”
那掌柜扫视了淮书后,却更加傲慢无礼,道:“这腌臜泼才,今日欲趁我不备,窃我店内灵药,我劝你小子不要多管闲事,今日,我定要将这贼子送到陈府做奴才。”
那少年听罢,身体却不住的颤抖,便紧紧抱着淮书的大腿泪流满面的恳求道:“少爷救救奴吧,行窃非我本意,我不要去陈府作奴。”
而那掌柜却怒吼道:“倒是委屈了你这穷泼才了,若不看你生的俊秀,便直接把你拖去官府给打死了,不就是让你断个根嘛!能进大宅子里做奴,断根也是一种福气,那陈家家产丰富,想去的奴才多了,便是把你处理透了送过去,人家指还不定看不上嘞!你个生来就是做奴才的贱命。”
淮书听闻后,便掏出一枚钱币递于那掌柜,说当是赔罪,说着便要拉走那少年。